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淮安市区马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4-06-17 07:52:0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4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淮安市区马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


淮安市区马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淮政发[2001]3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创造优美的市容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根据《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和《江苏省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范围内所有的马路市场、市场的管理责任单位以及在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业主。

第三条对马路市场实行统一规划,从严控制,限定区域,限时经营,规范管理。同时,要加快室内市场的建设,使马路市场逐步向室内市场过渡。

第四条市区建成区范围内的马路市场由市城管委会同工商部门和四区政府以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设置,由区城管委负责管理。

第五条马路市场的管理人员一律实行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定期轮换,违纪辞退制度。

第二章 市容和秩序管理

第六条市区主干道一律禁止设置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确需设置的马路市场,在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情况下,可设在次干道和背街巷内,其与主干道的交接处距离不少于50米,同时,应严格划定范围与经营时间。

第七条马路市场严禁乱搭亭棚、乱设广告标牌、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堆杂物。经批准同意设立临时亭棚的,必须统一规范。

第八条马路市场的出人口应设立马路市场指示牌和有关管理制度告示牌。

第九条马路市场要严格实行划行归市,做到摊位、商品摆放整齐,道路畅通,亮证经营。

第十条有条件的马路市场应设立相应的停车场所,禁止车辆乱停乱放,保持市场内交通畅通。

第十一条所有马路市场都要划出相应的经营区域,用于农民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

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二条马路市场应保持环境卫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清扫保洁人员。对经营者落实摊位保洁经营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马路市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统一由市场管理责任单位负责,做到及时清扫,垃圾日产日清。所有垃圾一律运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实行有偿代运,代运费按实收清扫保洁与垃圾处理费的20%交纳,严禁随意乱倒。

第十四条马路市场的路面维修,下水道的疏通,所需维修费从管理费中补助。

第十五条马路市场有绿化带的,应保持绿化带的完整和环境卫生,严禁向绿化带内乱抛废弃物。

第四章 收费管理

第十六条在马路市场从事集市贸易活动的经营者,应当缴纳占道费和道路清扫保洁与垃圾清运处置费。占道费按苏价涉(1995)160号文件执行。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置费收费标准按市政府《淮安市城镇垃圾处理费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收费的具体办法按物价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马路市场的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由市城管委统一领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所收费用一律上缴市财政专户。由市财政根据年度综合预算按进度拨付,并加强监督管理。严禁私制票据和坐收坐支行为。

第十八条马路市场所收费用主要用于市场管理人员工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经费支出。市城管委要会同市财政局、物价局定期组织对收费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切实把好票据的使用关,对票据遗失或与所领取的存根数额不符,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单位或当事人。

第五章 罚 则

第十九条除经批准保留的马路市场以外。在其他主次干道上摆摊设点或以车载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均视作无证摊贩,一律予以取缔。

第二十条在已建成的室内农贸市场100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马路市场,严禁市场外溢,在此范围的所有占道经营摊点由工商部门会同相关单位负责取缔。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对责令限期整改而拒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由城管部门按照市场管理责任制有关规定,对市场管理责任单位予以处罚:

(一)马路市场有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堆杂物、乱设广告、乱贴乱画的;

(二)马路市场出入口不畅,停车秩序混乱,甚至 造成交通堵塞的;

(三)市场外溢到主干道,影响交通的;

(四)环境卫生较差,清扫保洁措施不落实,垃圾清运不及时,造成垃圾积存的;

(五)未实行划行归市,市场内摊点摆放不整齐,或者摊贩占道经营造成市场道路交通不畅的;

(六)市场内产生的垃圾乱倒的;

(七)市场周围5米以内绿化带遭破坏的;

(八)市场周围5米以内绿化带环境卫生较差,有垃圾废弃物的;

(九)马路市场标志不清,超出规定范围或超过规定经营时间的;

(十)擅自在市场内设立收费项目的。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市场管理人员给予警告和限期整改处理:

(一)着装不整齐的;

(二)未持证上岗的;

(三)服务态度粗暴,在经营者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上班时间在所管市场内购物的。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市场管理人员予以辞退:

(一)工作不负责,管理措施不落实,市场内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脏乱差的;

(二)故意刁难、勒索经营者的;

(三)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或者收费不给票据的,或者重复使用收费票据的;

(四)利用职权,强买强卖的;

(五)在所管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

(六)违反管理规定,给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的;

(七)有其它违法违纪和贪污受贿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并拒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经营者,依法处以10-50元的罚款:

(一)不服从市场管理的;

(二)不在指定地点经营的;

(三)乱堆乱放经营商品的;

(四)妨碍正常交易的;

(五)妨碍道路交通的;

(六)拒不交纳市场管理费的;

(七)不亮证经营的。

第二十五条在马路市场贸易活动中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申请复议。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市城管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1年3月12日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在职革命残废军人残废金标准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在职革命残废军人残废金标准的通知

1982年3月24日,民政部、财政部

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财政厅(局):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在职革命残废军人(包括在职残废人民警察、残废工作人员、参战残废民兵民工在内)的在职残废金标准,从一九八二年度起予以调整。 现将新的标准附表下发,请转各地、县、市(市辖区)民政、财政部门遵照执行。这次调整在职革命残废军人残废金标准需要增加的经费,由财政部另行拨款解决。
附:在职革命残废军人残废金标准表(自1982年度起执行)
------------------------------------------------------------------------------------------
残 废 等 级 | 残 废 原 因 | 标 准 (元)
----------------------------------|--------------------------|--------------------------
特 等 | 因 战 | 90
----------------------------------|--------------------------|--------------------------
特 等 | 因 公 | 78
----------------------------------|--------------------------|--------------------------
一 等 | 因 战 | 76
----------------------------------|--------------------------|--------------------------
一 等 | 因 公 | 66
----------------------------------|--------------------------|--------------------------
二 等 甲 | 因 战 | 60
----------------------------------|--------------------------|--------------------------
二 等 甲 | 因 公 | 54
----------------------------------|--------------------------|--------------------------
二 等 乙 | 因 战 | 52
----------------------------------|--------------------------|--------------------------
二 等 乙 | 因 公 | 46
----------------------------------|--------------------------|--------------------------
三 等 甲 | 因 战 | 46
----------------------------------|--------------------------|--------------------------
三 等 甲 | 因 公 | 40
----------------------------------|--------------------------|--------------------------
三 等 乙 | 因 战 | 40
----------------------------------|--------------------------|--------------------------
三 等 乙 | 因 公 | 36
----------------------------------|------------------------------------------------------
|
备 |
|①本表规定的残废金标准适用于同等级的在职残废人民警察、
| 残废工作人员和参战残废民兵民工。
|②表列残废金标准为全年应领数。
注 |
|
------------------------------------------------------------------------------------------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指导、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文件,我省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按照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安全地做好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各项工作,对提高办文的质量
和效率,促进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各级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各级行政机关在规范行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多头行文、越级行文、文种混用、体例格式不规范、文件质量不高等
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各级办公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办法》,切实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公文处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规范行文,注重效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规范行文,一要正确选定和使用文种。必须准确掌握国务院《办法》规定的13个行政机关法定公文种类,各个文种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加以混用。要在充分考虑发文具体目的与要求的基础上,认真辩析掌握文种类别,防止公文文种混用。二
要严格按标准规范公文格式。当前,在公文格式中无受文单位、简称不规范、漏标密级、字号编排混乱、印章与日期分离、生效时间不准、没有版记、标题与内容不一致、纸张大小不一、装订不规范等问题十分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本机关制发的公文抓起,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
式》标准,对文面格式、撰拟格式、用纸格式、办文格式、装订格式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认真的核查,纠正错误。同时,要在技术和设备上做好充分准备,按规定要求采用国际标准A4型公文用纸,加快公文用纸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三要严格按行文规则行文。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
执行《办法》行文规则的规定,准确处理好行文关系,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请示”要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抄报、抄送标识格式栏中不得直接将领导姓名写入,不得以机关名义直
接向领导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四要提高公文质量。提倡写短文,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说清问题,避免空话、套话。
三、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发文、收文、归档、公文管理都是及时、准确、安全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坚持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严把审核、复核关,使制发的公文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
严谨,条理清楚,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简短。在收发文办理、归档、公文管理上,文秘部门都要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制度,确保公文高效运转。



2000年10月9日